当前位置: 银杏树 > 银杏资讯 > 银杏知识 >

银杏树的传说-爱有来生

时间:2010-12-06 来源: 作者:点击:

在镇子上的一处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宅,由于过去经常有人居住所以宅子保存的完好,除北边围墙的断垣有修补过的痕迹外,一切都维持着初建时的样子。宅内有小榭,有长廊,有水池,还有凉亭等建设,设计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映衬出当时宅子的主人绝非俗人。宅子的四围绿树环绕,有苍松有翠柏,南面还有一片竹林,修直挺拨。那里不少树都得几人合抱,在高耸的树冠的遮蔽下更显得古宅静谧深幽。不过在离古宅前面几百米远处有一棵比古宅还早的银杏树,粗大的树干,舒展如伞的树冠告诉人们它已在这里很多年了,但是它在这里到底有多久没有人知道。寒暑春秋,在历史的风云变化中,古宅虽然几经易主,但独特的构建让每一位主人不忍破坏,并在原有基础上加固加牢防止自然损坏。至今还保持着从前的风貌,只是风吹日晒霜打雨淋中有些地方出现油漆老化剥落变色的现象,却使得古宅更添了几分沧桑与深沉。而唯一能见证古宅沧桑变化的就是那棵银杏树了。

    据对古宅知情的人说,他们也不知道那棵树到底有多少年,只知道古宅的第一个主人把宅子建在这儿时,那棵银杏树就已经在这儿很多年了。当时,古宅的第一个主人是一位解甲归田的朝廷官员,姓刘曾是翰林院学士,人称刘学士,刘学士之所以把房子建在这儿,就是因为那棵银杏树。那时刘学士离任后自然想寻一处好住处以安度晚年。看了多处,未有满意的,为此一直闷闷不乐。无独有偶,一日出门散心,路过此地,看到那儿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便动了心。重要的是那儿有一棵长得比它周围任何树木都要枝繁叶茂的银杏树,附近也没有多少人家,清幽安静适合居住且离集镇也不远,断定住在这儿一定能荫及后世子孙,当时就决定将宅子建在这儿了。古宅建好后,刘学士就带领夫人两子一女还有众多家仆搬了进去,顿时诺大的庭院变得热闹起来。官员还着人将银杏树所在的位置地面整平用砖石砌上台圃以示爱护。而那棵银杏树也因为此地有了人烟,变得比往常更加茂盛。刘学士一家入住后,果然喜事连连,一桩接一桩。长子放了外任,不久就带了妻小离开此地,次子秋试时中了秀才。女儿家中最小,自小就聪明伶俐,官员甚为钟爱,视若掌上明珠。在小姐还是很小的时候学士就专门为其请了一位先生专教其识文认字,以年小为由至今未曾许人,待宇闺中。入住新宅时正好二八芳龄,出落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是本地远近闻名才貌双全色艺具佳的闺阁美人,自然也引来了不少富贾名门的觑视。自入住新宅后求亲的人纷沓而至,但终未有中意的人家。按学士的条件非状元不嫁。因为门槛太高,提亲说媒的渐渐少了,但官员不以为意,大概是皇帝有女不愁嫁吧!

    不知为何,就在刘学士入住的第三年银杏树突然间变得枝叶稀疏,并逐渐枯萎,家人都不知什么原因,学士以为不祥,决定将树砍掉。就在大家准备砍树时不久有一外乡年轻人莫名其妙吊死在银杏树下,并遗言将其葬在银杏树下。经官府杵作堪验这个年轻人确系自缢,而且患病时久病入膏肓,估计是无钱医治才自杀,但不知为何在此自杀。因为是自杀,所以没闹出多大动静,又因离学士家最近,学士家自然少不了被官府例行公事进行问话,折腾一日,最后官府下文遵死者愿葬于银杏树下。考虑到离学士家不远就没立碑,只堆了一个土堆。尽管如此,但外乡人的死还是给学士家蒙上了阴影,总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外乡人葬后不久,不几日古宅里也传出不幸的消息,学士非常疼爱的小姐突然暴病身亡,可怜一个如花似玉正值妙龄青春的女儿就这样魂断香消了。小姐的殁去让学士悲痛欲绝,受此打击学士一下子病倒了。于是家里人更加迁怒于银杏树,在处理完小姐的后事后说什么也要将银杏树砍掉。可就在他们要砍树时,却发现宅子前的银杏树原先枯萎的枝头上又吐出了新叶,不多日就恢复了先前旺盛的生命力。大家虽然觉得神奇,不过考虑到当时正气温正好适宜银杏树生长,认为银杏树重新发青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就没往心里去,枯木逢春是好事,也不再提砍树这档子事了。虽然镇子上的人对学士小女突然暴死心存疑虑,但终究是别人家的事,也不好打听,很快人们就忘了这件事。又过了两年学士因为思女之痛郁郁而终。死去之前人们也发现银杏树出现过叶蔫的现象,刚好那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大家就归结于干旱造成的。自那以后细心的人们渐渐发现,每逢古宅只要有人死去或发生什么不幸的事,银杏树就会表现异常。致使后来人们总是通过银杏树的异常表现来预言古宅里的吉凶祸福,巧合的是每次都应验上了,非常灵。因此大家都认为那棵树有灵气,是棵神树。

    又过了几年,镇子上开始悄悄流传着学士家的小姐并非死于疾病的传闻。消息的来源是学士家的一个仆人。那个仆人说当年小姐其实已许配人家了,只是许配的那家人后来家逢变故家道中落,变得穷困潦倒,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生活难以维持,只好靠卖字画为生。学士知晓消息后,因为爱女心切,担心女儿嫁过去后必定吃苦受罪,就想退婚为小姐另择人家。谁知在那之前学士家的小姐在一次偶然机会曾见过那家公子的。两人虽然是有着婚约未婚夫妻,但只知其名未曾谋面。即使见了面彼此也认不出对方是谁。而礼制又不允许男女双方互问名字,所以首次见面如同陌生人。那次见面公子并没认出小姐,小姐认出公子也纯属机缘巧合。那时的男女授受不亲,迫于礼教制度学士家的小姐不敢表露身份也不敢与对方有过多的言辞,只有过短暂的交谈。但就在那次短暂的接触后小姐觉得那家公子儒雅俊朗谈吐不俗颇有见地顿心生爱慕,还作诗一首悄悄赠与那公子,并从那个时候起就在心里暗暗发誓非那家公子不嫁。所以小姐在听说学士要为她另择佳婿时坚决不同意退婚,甚至以死相要挟。学士当然不知这一情况,只以为女儿性情刚烈,觉着逼得太紧可能会出意外,就暂时作罢。一日公子家派人来学士家商讨把小姐娶过去的事宜,学士正愁火气没地发,于是就向对方提出非常苛刻的条件,否则嫁娶的事免谈。学士提得条件太高,那家自然办不到,婚事只好搁浅。不过学士为难那家的事很快就传到小姐耳朵里,让小姐一时没了注意,不知怎么办才好,整日地呆在闺房里黯然神伤。而这一切都让小姐的贴身丫头看在眼里,心里也为主子着急。一天那丫头不知打那儿听说公子家派来商讨亲事的人还住在镇上的客栈里没有离开就悄悄告诉主子有什么东西要带给那家公子这是个机会。那小姐是何等聪明之人,怎会听不出丫头话中之意?于是赶忙准备笔墨纸砚,略一沉思在素笺上赋诗一首装入信封,但怕引人猜疑,又准备了些平日积攒的银子,以家里的名义让丫头将银子及信交于公子的家人带给公子。

    数日之后家人几经辗转回到家,家人将学士的要求原原本本向公子学说了一遍,信也转交于公子,不过银子却让家人给隐瞒了。其实公子心里明白此次婚约肯定不成就没抱多大希望,带来的信也不过是劝自己放弃婚约而已,自己也正有此打算。公子拿到信后立即打开来看,看上面是不是写了关于退婚什么的,只是看到素笺上的文字后当场震在那里。公子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素笺上竟然是一首诗,纤巧隽秀的字迹一看就知道出自女子之手,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首藏头诗,取每句开头的一个字,意思是“非君不嫁”。公子本就是读书人,饱读诗书这么多年,怎会不知道诗的意思?一时感慨万千,既感动于小姐的不弃和才气,又伤感自己的家境贫寒,恨今生无缘,并没作过多的想法。其实在他心里真正念念不忘的一直是几年前那个与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的佳人。只可惜那次一别后,佳人就再没了芳踪,只留小诗一首,连姓什名谁哪家哪府都不知道。

    公子本是个多情痴心之人,难得看到这样的闺阁好诗自然爱不释手舍不得扔掉,欣赏把玩好一会儿,才想着把诗珍藏起来以示对刘小姐的尊重。只是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为什么。可是放在哪儿好呢?毕竟是闺阁之物自然要放在隐密的地方,如传出去必有损佳人清誉,那就不妥了。思来想去也没个好放处,忽然想起那个有着一面之缘的佳人赠的诗,想能写出如此好的诗的必都是灵秀的女子,不如把它们放在一起,也不算亵渎佳人了。想到这儿,就从书房的暗格里找出那个珍藏很久的锦盒来,盒里就放着那位佳人的赠诗。诗虽然刻在心里很久很久,但还是忍不住想再看看佳人笔迹,既然拿了出来看看也无妨。于是慢慢揭开盒盖,轻轻从里面取出一张有些泛黄的素笺小心翼翼地展开。这一打开不要紧,到是公子脸色突变,大为惊异。只见他忙把刘小姐的诗也摊开来与该诗进行仔细对比,好半天只听公子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叹息声中满是酸楚。看着两张笔迹一样的素笺,公子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先才老觉得不对劲,原来如此呀。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两首诗会出自同一人之手,也就是说自己几年前看到的佳人就是刘小姐无疑,真是意外的惊喜。回想起当时见面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印像深刻,永生难忘。也终于明白当时佳人欲言又止的娇羞与慌乱,其实在那时候佳人就已知道自己是谁,却苦于无法表露她自己的身份与自己擦肩而过。他依旧记得佳人离去时目光里的不舍与失落。一切真是太巧了!公子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可人儿原来就是与自己有着婚约的刘小姐,自己不用再为佳人无处觅芳而耿耿于怀。忧的是岳父家要的高价骋礼又该从哪儿弄的,一时百感交集流下泪来。

    就在公子流泪时,公子的母亲也没闲着,一直注意着公子的一举一动。当家人把学士的要求一说,公子的母亲就知道这门亲事黄了。她怎么也没想到学士竟如此淡情,想当初两家是世交才订下这门亲事,而如今自己家道中落,学士家就嫌弃了,真是势风日下世态炎凉呀!公子的母亲毕竟是有些见识的人,怕儿子担心并不流露出来。但看着儿子在书房里对着一锦盒又哭又笑的样子,以为儿子受不了打击,顿时六神无主没了主张。想着逝去的老爷,想着母子相依为命的凄惨,一阵心酸,也因此落下病来,次日就下不了床,卧床不起了。自此公子塌前侍奉汤药不断,只是总不见好,几个月后就含恨魂归地府了。母亲的逝去对已经家徒四壁的公子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最后只好遣散仅有的家人将宅子作价卖给当地一个富商,除去安葬母亲的费用及母亲病中所欠的医药费所剩无几了。这时当地另外有个富商家有一女,有些姿色,一直想招个读书人作女婿装典门面,但在那个重农轻商读书为上的年代,一些人嫌他是个商人就不肯与之结亲,而富商还就让女儿非读书人不嫁。后来富商见公子是个读书人,又孓身一人无依无靠,于是提出资助他进京赶考取得功名,但条件是必须娶他女儿。公子想着佳人有约不能负,于是就谢绝了。然后带着仅剩的银子往学士家所在的镇子而来,他已下定决心亲自去求得学士的允许让自己与刘小姐成亲。

    公子终究是读书人身子单薄,哪经得起如此长途巅簸,等来到镇上人已精疲力尽只剩半条命了。不巧的是到达镇子那天又淋了雨受了风寒,好不容易找一处客栈住下后当天晚上就高烧不止直至第二天仍昏睡不醒。店主是个热心人见此光景就帮忙找来大夫进行诊治,看完病后,大夫告诉店主:此病可医。如果从现在起不耽误的话就能治好,但是药比较贵。但若过了这个时间只怕从此不能好了!店主看公子并不是个有钱的人,只好让大夫开了个一般的方子,先让人醒过来再说。当晚店主就着人将药煎好后给公子服下以观后效。所幸的是服下药后第二天早上公子醒了过来,烧也退了,只是身体虚弱,还不住地咳嗽。店主见他醒来,就将那位大夫诊断的情况告诉了他,听完店主的话略通医理的公子对自己得的什么病已知晓个大概,估计是痨病。想到这儿一下子陷入绝望的边缘,心顿时冷了一大截。都说十痨九死,自己又没多少银子,看来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就是不知道死前能否再见刘小姐一面?店主并不知道,安慰了下公子就出去了,身后传来公子一阵剧烈的咳嗽。

    公子在店里休养了几日,就暗自向人打听学士家的住处。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按照别人指的方向他注意到学士家其实与自己住的店正好相望,远远望去确实很别致,特别是那棵银杏树更是醒目,就是有些稀疏像要枯萎的样子。怪不得他这几日看着那处宅子一直想问是谁家的,没想到就是学士家。想着心中的佳人刘小姐就在那宅子里与自己咫尺相隔却不能相见不觉一阵伤感。知道自己此番前去也不过是自取其辱,但为了不负盟约就是受再大的委屈也要去见见那寡情薄义的学士,向他讨个道理。第二天公子早早起来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准备去学士家,当时店家还在酣睡。公子怕店家问长问短,就没惊动店家独自出了门来到学士家时学士家大门紧闭,想是自己来得早学士家还没有起床就立在银杏树下等候。过了好一会儿才见大门打开,有一老仆人从里面出来像是准备打扫。公子赶忙走上去请求老仆人为其通报,并递上自己的名贴。

   老仆人是个慈善人,看着公子文弱的样子心生怜悯,顾不得手中的事,赶忙拿着贴子进去通报,走到前院却与小姐的丫头撞个满怀。丫头正想发脾气,一眼看见老仆人手上的贴子,就忍了下来。因为经常跟着小姐耳濡目染识得几个字,她认得贴子上的几个字。心中一动想问问清楚,老仆人已经走远了。丫头是个机灵人急忙退回后院,小姐刚好梳洗罢,于是附耳上去把自己所看到的告诉了小姐,小姐听后又惊又喜,轻移莲步出了闺房来到闺房外靠近大门的栏干朝外望去,一个熟悉的身影就立在银杏树下。不过身形有些憔悴,但不失精神。立在楼上的刘小姐看着心上人就在前面不远处心里自然是欢喜的,看样子想必公子收到自己的信,一想到信不觉两腮腓红娇艳如桃花,心里倍感甜蜜,笑意也悄悄涌上嘴角,更显妩媚迷人。且说公子在银杏树下徘徊不定等得焦急,再加入凉气入肺又开始咳嗽起来。想起刘小姐的闺房应该是在后院楼上,就有意无意地抬头朝后院楼上看,刚一抬头就看见一小姐立在楼上的栏干后,蓝衫翠裙,身形微动,婀娜蹁跹,晨风中衣袂飘飘,如翩鸿。人面如桃粉,鬓如刀裁,秀目含波,流光生辉,似笑非笑正望着自己。不想这一切公子看得有些痴,禁不住心荡神摇,心中叹道:好一个绝色女子!再一细看这不就是日想夜想的佳人吗?比起当年丰润饱满了许多,顿时心智大乱,一阵激动,只觉得血气上涌,口中含腥,还来不及忍住“哇”地一下一口鲜血吐了出来。小姐终究是女儿家,心中纵有许多说不完诉不尽的相思柔情,但面对公子目光里的款款深情,女儿家的矜持还是让她把那份爱意深深埋在心里,不敢肆意对公子表露。再说被公子这样火辣辣地盯着看实在羞人,只觉得浑身燥热,心跳加速,于是趁公子没注意时转身回到闺房。到是公子看见自己吐出来的鲜血以为自己就快了,心里到也坦然,可就想再看看小姐,却不想小姐没有踪影,有些失望,心想肯定回屋了。这时刚才通报的老仆人出来唤他进去,说学士同意见他一面,他就跟着老仆人进了大门。

    公子与学士见面后学士并没难为他,不过只说家常,双方婚事却只字不提。好几次公子将话题引到那上面就被学士借故岔开了,让公子甚为不安,心里揣测这学士可能还真不想让小姐嫁给他!可那小姐就等着自己这将如何是好呢?一想着小姐,公子柔肠百转,有些意乱情迷起来,以致忘了回学士的话。那学士见他神色飘忽心不在焉,面露愠色,大为不快,就不愿再与他说下去,随即下了逐客令,让管家送客。就这样两人不欢而散。公子有些后悔自己的失态,待要道歉,学士已拂袖而去,只好随管家离开学士家。走到银杏树下忍不住转过身子抬头朝后院楼上看了看就疾步离去。公子回到客栈后,感到从没有过的疲惫,但想见到小姐了,心里又止不住狂喜。公子并不知道这次与小姐的相见与他病体并无好处,俗言道:色字心头一把刀。如果没见着固然好,但因现在见着了,从此情根深种,情孽缠身。今天与学士见面的情形似乎没有多大改观,所以心中难免会有许多想法,想着小姐,想着自己寒碜的处境,想着自己患病潺弱的身子,看来与小姐长相厮守只怕是梦。一时愁肠百结,抑郁在心,又没个合适的人说去,忧思难以排遣,使得病情不轻反重,回到客栈又出现吐血的症状。本想找个大夫开个方子抓几副药调理调理,只是银子已没多少,可能只够住店。想店主是个好人,又是小本生意,欠人银子总归不太好于是就放弃了继续治疗的想法,只在客栈里静卧休息,就是佳人的身影在脑子里挥之不去,已占住他整个心扉。一想起小姐总是神魂巅倒情不自禁,导致病体越来越重,经常处于半昏迷状态。所以自学士家回来后就很少再出客栈房门。一日迷迷糊糊中店主把他摇醒,说是有人送了封信 给他,便强打精神靠在床头接过来一看,是学士派人送来的。打开一看里面只有八个字:金榜提名,洞房花烛。公子一看就知道学士这可能是拗不过小姐的倔脾气向自己妥协的意思表示。想着自己这几个月所受的打击,心里到有些怨恨起学士来。母亲故了,宅子没了。为了小姐他只身一人不远千里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却染上痨病,又没多少银子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弄得现在重荷在身。此病被许多大夫誉为疑难杂症,想是大罗神仙降世也救不了自己。现在处境真是凄苦,身体垮了,跟着精神也垮了,心也变得千疮百孔。金榜提名以他现在的身子骨还能行吗?恐怕是有心无力痴人说梦了。洞房花烛更是误人青春,对小姐犹甚。都是学士误他,学士现在答应有什么用?一切都晚了!只怕小姐的心意今生只能辜负了。思及此,眼泪汪汪,店主并不知道他伤心什么也跟着连声唉叹。

    又一日恍恍惚惚中自己好像又来到银杏树下,抬头向后院楼上看去,见栏干处空无一人一时伤心不已 。正伤心时又觉得自己突然长高了许多竟然看得见楼上屋里的一切 ,于是就每间房每间房扫视,看到西窗处有一女子对着自己垂泪,那不是小姐是谁?就想大声呼唤,突然眼前的一切又都不见了,自己依旧站在银杏树下只能隔墙抬望栏干,心里有些纳闷刚才是怎么回事。定神看看四周,能让人看得见后楼一切的就数这棵银杏树 ,难道说自己刚才化身银杏树?心里了一阵骇然,一下子惊醒了,只觉浑身冷汗淋淋,才知道自己做梦了。认真回想了下梦里的一切是如此的真切,病中之人哪经得起这番梦魇折腾,不免杯弓蛇影胡思乱想起来,认为自己一定是回光返照走魂了,大限就这几日。 

    学士家因公子那日离去后一直没有音信以为出了什么事,就派人暗中四处打探,知道他住在镇上一家客栈,只是病了,什么病不得而知。学士知道这一情况后,这才想起公子上次来家那幅面色苍白形如槁木的样子,有些后悔自己的强硬,再加上女儿死活坚持只好依了她,但有条件,因此派人送了那么一封信给公子,但不见有回音,有些着急。小姐呢,早就有丫环把一切打探清楚了,不见公子给家里回音心里比学士还着急,人前又不敢表露,只能暗自伤心。后听说病了,更是担心。

    公子知道自己大限到了,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开始为自己准备后事。一日黄昏公子推说要离开此地,就与店家结清了所有住店费用,最后还差几十个铜板,店家觉他可怜不忍索要让他去了。离开客栈公子并没带什么物件,只带着那个存放着两首诗的锦盒,拖着沉重的步伐艰难地朝着学士家的方向缓慢走去。此时夜色如幽灵般笼罩在镇子的上空,像要把公子淹没。小镇也静得可怕,连狗吠声都没有,死一样的沉寂。第二日清早镇上传来消息,说一外乡人吊死在学士家门前的银杏树下,遗言要求葬在银杏树下。官府发文让知其情况者前去认尸,也好结案。到是店主听说后开始疑心吊死者是公子,但虽即否认了。想那公子虽然有病但年纪轻轻,不至于如此想不开去寻短见,就是寻短见也不该到那地方去呀,没道理的。所以依旧做自己的生意没去赶那个热闹。事实上吊死者确实是公子,发现他吊死的就是学士家。因他有病在店里一直深居简出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就是知道,也只知道他是个外乡人,仅此而已。所以他自杀的事并没引起多大反响,很快就在镇子上烟消云散。可镇子上的人并不知道,外乡人的自杀在学士家掀起轩然大波。那日天刚亮还有些昏昏沉沉的样子,老仆人照例起来开门打扫,一开门就看见远处的银杏树上吊着什么,因为老眼昏花看不好就走近了几步。不过这一近看吓了老仆人一大跳,树下竟然吊着一个人,刚好是多日前来拜访学士的那位公子,心下害怕,赶忙进去通报学士。学士一听这消息知道不好,跑了出来让人将其放下,一摸早已没了鼻息,身子也是僵硬的,想必死了很久。又探视周围,看到银杏树蔸下放着一锦盒,盒下压着两封书信,看来是事先准备好的。学士走过去把锦盒及信拿了起来看了看,书信一封是遗言,一封是公子给自己的。于是抽开信大略看了看,不过是些客套话,让小姐另择良缘,里面还提到把锦盒转交给小姐等言。学士一时忙乱,也没打开锦盒细看就着人将锦盒带给小姐。学士是个遵礼守制的人,门风很严,凡到后庭内院的东西他都会查看一下。依照平时他定要打开锦盒看个究竟,但此时情况紧急就顾不得了。想着公子此番在自家门前上吊必然引人猜疑,到时就会扯出自己不让女儿嫁给公子的事,有损自己的脸面,不如这样。想了想就开始交待所有家丁仆人对公子的事不准对外吐露半字,只说不认识,其他交给官府处理就行了。果然官府来验尸后见公子是自杀又是一无依无靠的外乡人就遵从遗愿允许其葬银杏树下,学士内疚就主动承担埋葬事宜,算是为死者尽点心了。可怜多情公子孤苦零丁一人就这样客死异乡成为一个孤魂野鬼连个墓碑也没有。公子死去的消息在那天也很快传到小姐耳朵里,小姐听后顿时如五雷轰顶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就要晕倒。刚好贴身丫头送锦盒进来一把扶住,才没跌倒。丫头心里明白,前面因公子的死已乱成一团也不着人前去通报,想起平日大夫急救的法子就使劲掐小姐人中。一会儿小姐醒来,只觉心如刀割般难受。想起前几日自己坐在西窗前流泪似乎听到公子呼唤自己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就没在意,没想今日就听到公子死去噩耗,看来那日公子是与自己辞行的。只是有些不明白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死就死了呢。细想一下站在小姐的角度,大家都会与小姐一般心思,但闺阁之人又怎知公子外面情况的艰难呢?一边想一边流泪,忽然看到梳妆台上多了个锦盒就拿过来看,丫头说锦盒是公子遗物专门留给小姐的。睹物思人,小姐更是肝肠寸断,哀伤不已,丫头也陪着流泪不止。当看到锦盒里只是自己留给公子的诗并无公子只言片字时,又百思不得其解。到是丫头作为旁观者一看就明白了。其实公子的意思有三层,一是此诗乃闺阁之物不能流于市井,如被好事者看到有损小姐清誉。二是明白小姐的心意,只恨自己今生与小姐注定无缘,一切尽在不言中。三是今生只能负了小姐也希望小姐另择佳婿别误了终身,来生如果有缘再续。小姐是聪慧之人,虽然一时情迷不明白,但过了一会儿就幡然大悟,心想自己还真没看错人,心里已打定了注意随公子而去,怎会想着另攀高枝呢?怕人知晓自己求死的心意也不说什么,让丫头找来火盆将两首诗连同锦盒烧了。这一举动却让丫头又看不明白了。

    小姐虽作好了随公子而去的准备,但也要等到公子入土为安才好。后听说公子遗言要求葬于银杏树下,更加明白公子的心意。他们最后一次见着,公子就在站银杏树下,看着银杏树就像公子看着自己一样。回想着那天早上的相见似乎就在昨天,一转眼她和公子就天人永隔了。他们本是有着婚约的有情男女却因造化弄人最终情断银杏树。在公子葬后的第七日小姐也在家悬梁自尽了。在死之前小姐一直着素服,丫头明白小姐这是以公子的内人自居为公子守孝。好一个忠义烈性女子!多年后在知道学士女儿突然暴死的真相后大家连声叹息,不想这里面还有这么一段曲折离奇幽怨哀伤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只是结局太悲惨了,都因那两首诗惹的祸。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第一首诗虽然让公子永生难忘,那只是对朦胧而美好感情的回忆,有点醉人但并不沉迷。而第二首表心迹的诗如催命符弄得公子情网深陷情丝难断情色痴苦,最后要了公子的命。难怪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也不无道理。试想如果不是小姐的两首诗哪会有此悲剧?不过最后小姐为公子殉了情与公子做了对地府鸳鸯算对得起公子了。故事很快流传开来,有人觉得结局太作悲,就把故事改了改,却成了一般的才子佳人故事,不免落于俗套,不及原故事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就不再多事了。

    说到这儿故事并没有完。因这个故事镇上的人更加深信那棵银杏树有灵气,有人感叹公子的痴情小姐的忠贞经常来树下祭拜。古宅并没像学士想得那样荫及后人,事实上女儿在搬入新宅的第三年暴死,自己两年后也魂归西天。虽然次子后来也考取了功名,但一直不得志,仕途坎坷。当小姐之死的神秘面纱被揭开后学士家更是寥落,宅子建时虽然耗费巨资但最后被家人贱价卖给镇子上的一个暴发户。暴发户也并没住多久,传言有人看见后院楼上栏干处经常有一穿白衣的女子站在那儿,对着银杏树啜泣,声音哀婉凄切让人心碎,吓得不敢再住就又转卖他人了。而镇子上从此再也没了学士家情况,不过他女儿与公子的故事却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成为镇子上的文化遗宝。奇怪的是银杏树在小姐与公子死的那一年冬天,有人发现有一枝头的两片银杏叶总是苍翠不变色,一直挂到来年银杏树重新发芽。有人说一定是小姐与公子死后的精魂化作银杏树上的两片叶子相依相偎。自学士死后银杏树就很少出现怪异,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每年硕果累累;银杏树也由此成名,成了镇上爱情忠贞的像征。任何到镇子上来的人,都不忘来看看这棵银杏树。
 

------分隔线----------------------------
银杏展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