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银杏树 > 银杏资讯 > 银杏知识 >

银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时间:2011-11-26 来源:银杏树 作者:银杏114在线 点击:

第一节  银杏科研简要回顾

银杏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针对银杏树种的特征特性,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做了许多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在银杏的起源、演化、细胞学、遗传学、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许多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几十年来,银杏在古植物学、胚胎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价值正引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关注,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纷纷立项研究,有的省、市、县还成立了专业银杏研究所,围绕银杏进行科技攻关。银杏科研已由专业研究为主,逐步趋向专业研究与群众科研相结合;研究内容由以良种选育、早实丰产栽培研究为主,逐步趋向多种栽培模式与资源开发、生态利用、旅游观赏、文化传承研究相结合;研究重点也由应用研究为主,逐步趋向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

一、银杏起源的研究

银杏的起源研究一直是中外专家学者密切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现代银杏的祖先和演化

 近年来,在浙江新昌县发现大量银杏类植物的木化石。我国地质和古生物学工作者在辽宁、内蒙古、新疆、四川、贵州等省区也相继发现银杏及其近缘种的化石。我国北极科学考察队还在北纬79度,西经89度的的阿克塞尔黑伯格岛发现了大量的银杏化石。但都不够完整,且大多数仅为叶部印痕,难以从形态上来划分和确认现代银杏的祖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志炎根据河南义马中侏罗世发现的地质历史上已知最古老、保存又最完整的义马银杏化石,对银杏属植物生殖器官在地质历史时期的进化、演变过程和方式,以及银杏型胚珠器官的可能性起源问题进行了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周志炎还在“中生代银杏类植物系统发育、分类和演化趋向”的一项新成果中,认为银杏类植物总的演化趋势是叶片扁化、蹼化和融合,胚珠器官简化,胚珠增大、数目减少,珠柄趋于消失。邓胜徽等人在辽宁北部铁法煤矿小青矿下白垩纪地层采集到银杏生殖器官压型化石,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类的胚珠器官在早白垩纪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类型。

是否仍有孑遗的银杏野生种存在

我国是否仍有孑遗的野生银杏,国内外植物学家争议颇多,浙江天目山银杏分布群是否为野生银杏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天目山古银杏系孑遗的银杏野生种的后代。有人认为仅系野生状态的古银杏。也有人认为天目山既有人工栽植的银杏,也有银杏原生种群自然繁衍更新的后裔。

关于研究方面的知识,今天先介绍到这里,研究银杏树的历史的确是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分隔线----------------------------
银杏树企业